整個8月僅1轟,8月21日到31日,30個打數僅3安,打擊率低到只有1成,甚至有過單場8次打擊繳白卷的時刻;來自東洋的強打少年大谷翔平,顯然碰上了「撞牆期」。不過進到9月,他的手感似乎開始出現回溫跡象。
9月8日天使對上白襪之戰,在老大哥Mike Trout右腳趾不適缺陣之際,大谷一肩扛起球隊得分重任,單場5打數3安,差一支三壘打,就完成生涯第二次完全打擊,貢獻生涯最多的5分打點,帶領球隊獲勝。大谷的本季第17號全壘打,等了半個多月,總算出現。
前一個單場5打點的日本選手,是大谷的大前輩鈴木一朗,他2012年效力洋基時,8月10日對決藍鳥時達標。當年的一朗,已經38歲,且剛從水手轉到洋基。
然而,對比數據,大谷去年擔任打者打了104場比賽、326打數,就打出22轟,今年至今比去年少打2場,來到369打數,但卻只有17轟,二壘打比去年少1支,倒是三壘打多了3支。大谷打擊率2成93,優於去年,但長打力5成12則比起去年退步,長打本事下滑,確實是一個既定的事實,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。
「他的全壘打去哪了?」《橘郡紀事報》記者Jeff Fletcher提出這樣的疑問。他指出,大谷就是憑藉出眾的長打能力,奪得新人王頭銜,但今年看起來,似乎狀況並不如往。
大谷的擊球速度達到92英里,跟去年相去不遠,既然如此,長打力的衰退,到底是有哪裏改變了?答案就在「擊球仰角」。大聯盟數據顯示,大谷去年擊球仰角12.3度,今年則是6度。
「他(指大谷)不再像去年一樣,不斷把球往天上打。」天使總教練Brad Ausmus談到大谷的狀況,也點出相同的關鍵點。他說,他有注意到大谷似乎把球跟得太裡面,因此,他們有建議大谷,把擊球點稍微提前一點,大谷仍有能力打出長打,但確實沒有看到大谷像去年一樣,不斷瞄準天空攻擊。
往天上打,是大聯盟過去幾年流行的打法,大谷在日本時就是按照這個方式打擊,所以會出現打到東京巨蛋屋頂的全壘打。
大谷改變了仰角,換得被三振率降低,去年是27.8%,今年降到25.2%。不過,他的被保送率也同步下降,去年是10.1%,今年7.9%。
不過,大谷本人倒是仍堅持,自己還是盡可能把球往天上拉,這點沒有改變,會打不出全壘打,他認為比起探討擊球時機,「打擊機制」可能影響更大,「很多必須破壞掉的球,我都還是能做到,因此應該跟打擊機制有關係。」他說。
長打力下滑,最急的莫過於大谷自己。天使打擊教練Jeremy Reed透露,大谷很努力在解決這個問題,當一個人開始想做到把球打高、拉高擊球仰角等事情,要思考的事情很多,有時會做得太多,但大谷有他自己的打擊風格,「教練能做的,就是等他自己來問,而不是不斷給出意見。」
至於Ausmus說的球跟太裡面,Reed認為,那應該是大谷下意識做出的改變,但是否跟他剛動完韌帶移植手術有關,Reed不覺得兩個有相關,相信大谷只是單純需要修正一下揮棒,就可以像去年一樣勇猛,「肯定是如此,如果你曾經可以一整年做到這件事,那就代表有能力做到。」
但對球迷來說,大谷畢竟剛動完韌帶移植手術,除了平時練打擊,也已經開始進到投球的復健。專欄作家Jason Reed提出建議,指出天使應該考慮讓大谷關機,「天使球迷們喜歡看大谷打球,因為大谷真的是很特別的球員,也是那種上場就會讓對方球迷恨得牙癢癢的人物,但長遠來看,既然天使已經進不了季後賽,讓大谷繼續在先發名單中,會增加不必要的受傷風險。」
※參考資料:Angels’ Shohei Ohtani still trying to get the ball up and over the fence